左如忠:博士、留德博士后、“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合肥工业大学中青年科技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合肥市第六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湖北省“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功能材料结构与器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
2001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2001年9月-2006年12月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3-4月和2009年2-5月于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作高级研究访问,2010年3月-7月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作高级访问。
迄今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和省杰出青年基金各1项,省级科技攻关等项目,参与国家973,国家基金重点群等科研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 240余篇,有 200 余篇为SCI收录的国际论文,其中有 100 余篇为学科内顶级国际期刊论文,其中Adv. Energy Mater., 1 篇,Adv. Funct. Mater., 1 篇,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 篇,ACS Applied Mater.& Infer. 2 篇, Acta Materialia 6 篇,J. Mater. Chem. A 3 篇, APL 17 篇, JACS(美国陶瓷会志)31余篇,JECS(欧洲陶瓷会志)22 篇,JAP 3 篇。论文总共被引用5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300余次(2007年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该论文迄今引用330多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 项,其中授权10项。现为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担任美国应用物理快报,美国陶瓷学报,欧洲陶瓷学报,材料化学与物理,电子陶瓷学报等国际期刊的论文评审人。个人论文H-因子37。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石敏,男,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9-1987.7 浙江大学材料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本科;1989.9-1992.1 浙江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攻读硕士学位;2003.9-2008.1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5月至今,合肥工业大学助教(1992年)、讲师(1994年)、副教授(2005年)。曾主持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和博士专项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现主持日本板硝子材料科学工程基金会资助项目(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films with high magnetoelectric properties)以及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新兴产业培育支撑工程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主持的教研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和材料微结构和性能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工作,在Mater. Chem. Phys.、J. Alloys Compd.、无机材料学报等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许育东,男,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09-1994/07,安徽工学院材料系获得学士学位,1994/09-1997/04,安徽工学院材料系获硕士学位,2002-2005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获博士学位。合肥工业大学助教(1997年),讲师(2000年)和副教授(2004年)。曾主持和参与各种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的教研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付健,男,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2003.9-2007.7合肥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本科;2007.9-2013.5合肥工业大学硕博连读生,读博期间曾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14.1月-2017年5月,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讲师,2017年6月副教授。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合工大优博培育等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在Appl. Phys. Lett., J. Am. Ceram. Soc., Acta Mater.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10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